您现在的位置: 广安人大 >> 地方立法 >> 正文
 
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公开征求《广安市集中式饮用水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关于公开征求《广安市集中式饮用水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广安市集中式饮用水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已经525日市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第一次审议,按照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工作的要求,现将《广安市集中式饮用水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全文公布,征求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以便进一步研究、完善。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单位或个人可以在2017712日前,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提出意见:

(一)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广安市金安大道一段200号广安市人大法制委办公室收,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广安市集中式饮用水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字样。

(二)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至gardgz@163.com

                           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1769

 

《广安市集中式饮用水安全管理条例(草案)》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2

第二章  饮用水水源地管理 4

第三章  饮用水生产与输送管理 6

第四章  法律责任 9

第五章  附则 1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广安市集中式饮用水安全,规范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职权行使,明确供水企业及其他社会主体的权利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四川省城市供水条例》、《四川省村镇供水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广安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集中式饮用水,是指从水源地集中取水,经供水企业统一净化和消毒后,进入输水管网送至用户且日供水规模达到百吨千人的饮用水。

集中式饮用水安全包括水质安全和水量安全。水质安全是指集中式饮用水水质满足国家饮用水相关卫生标准;水量安全是指集中式饮用水水量能够持续、稳定满足居民生活用水需求。

第三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集中式饮用水生产和输送以及安全监管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集中式饮用水管理应当遵循保障安全、生活用水优先、城乡一体化、从源头到用户全过程严格监管的原则。

第五条  集中式饮用水安全管理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行政首长应当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集中式饮用水安全情况,乡镇人民政府行政首长应当每年向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饮用水安全情况。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集中式供水以及城市供水管网延伸至乡镇的集中式供水的监督管理工作。

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以及村镇集中式供水的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集中式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共同做好集中式饮用水安全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和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专项资金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依法享有获得安全饮用水的权利,有保护饮用水水源、供水设施和节约用水的义务。

第八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公开集中式饮用水相关的取水许可、水质检测、行政处罚、应急响应等信息,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第九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多方主体共同参与、从源头到用户全程兼顾的集中式饮用水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二章  饮用水水源地管理

 

第十条  本市实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设立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设立准保护区。

第十一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质良好、水量稳定的湖库、河流或者地下水划定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有条件利用地表水作饮用水水源的地方,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开采年限、水质状况或者用水需求变化等情况,可以提出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及其范围的方案,方案的报批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二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确定和保护本辖区饮用水备用水源,并建设完备的取水、输水系统,保证应急状态下的正常启用。

不具备双水源建设条件的地区,应当与相邻地区通过联网供水等方式保障应急供水。

第十三条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实行河(库、湖)长制,河(库、湖)长负责牵头组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质和污染源现状调查,制定并落实水环境治理方案,协调相关监管部门职权,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水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水源保护区应当设置河(库、湖)长公示牌,标明河(库、湖)长职责、水源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

    第十四条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所在地的环境保护、水行政、住房城乡建设、卫生计生、农业、林业、公安等相关部门,应当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和应急的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的协作机制。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必要时可以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对水源保护区内的轻微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第十五条  饮用水水源上游不在本市的,市环境保护、水行政等部门应当加强与水源上游城市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建立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协调、合作机制。

第十六条  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一级保护区外围设立生物或物理隔离设施,并实现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视频监控的全面覆盖。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有关图形标志规范,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设置界标、警示标志、环保宣传等标识。

第十七条  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本条例施行前在一级保护区内已经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迁移规划,限期迁出。造成相关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损失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补偿。

第十八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基金,对从事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其增加的生产成本或创造的生态效益等因素进行合理补偿。

建立本市饮用水水源上下游水质定标考核补偿制度,具体的补偿办法由市人民政府统一制定。

第十九条  市、县(市、区)环境保护、水行政、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供水企业,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规定,对水源地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发现水质异常的,供水企业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将情况及时上报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

 

第三章  饮用水生产与输送管理

 

第二十条  从事集中式饮用水生产供应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取得公共供水特许经营和卫生许可等相关证件;

(二)符合要求的生产工艺、供水设施和检测设备;

(三)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和健康证的从业人员;

(四)保证饮用水安全生产和稳定供应的规章制度;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一条  供水企业实行封闭式管理,应当在生产区域安装视频监控设备,非工作人员未经企业相关负责人同意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不得入内。

供水企业工作人员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关键岗位无证上岗,或擅离岗位、私自换岗;

(二)隐匿、伪造、篡改工作日志或水质检测报告;

(三)未着规定工作服或未经消毒杀菌进入生产区域;

(四)在厂区内饲养动物,生产区域吸烟,或者从事其他有碍饮用水安全生产的活动。

第二十二条  集中式供水设施的新建、改建、扩建由供水企业根据城乡发展规划负责实施,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供水材料和设备的选用应当符合国家和四川省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二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对水压要求超过集中式供水水压标准的,建设单位应当配套建设二次供水设施。

已经建成交付使用的二次供水设施,若需要移交产权给供水企业统一管理,或者保留产权委托供水企业代为管理的,应当经产权人或者业主大会同意,向供水企业提出申请,经整改验收合格,签订二次供水设施移交或者委托管理合同后,由供水企业统一管理或者代为管理,发生的整改验收费用由产权人承担。

第二十四条  集中式供水设施(含二次供水设施)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水行政、住房城乡建设、卫生计生等部门联合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十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集中式供水设施(含二次供水设施)投入使用前,建设单位或供水企业应当对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

供水设施(含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结束后,由城市或村镇供水主管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水质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供水。

第二十六条  供水企业应当建立完备的管网和设施档案,对集中式供水管网和设施的生产企业、使用材质、使用年限与使用情况等信息进行详细的登记造册。

供水管网和设施的使用不得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

供水企业应当对供水管网和设施制定更新改造计划并负责实施,避免管网漏损。

第二十七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供水管网和设施周围划定安全保护范围,并根据国家有关图形标志规范设立保护标志。

确需建设的工程可能影响供水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应当向供水企业查明供水管网和设施的分布情况,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影响供水管网和设施的正常使用。

第二十八条  供水企业生产供应的出厂水、管网水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关要求。

供水企业至少每月对出厂水常规指标检测一次,至少每半年对出厂水全面检测一次,并向卫生计生、住房城乡建设、水行政等部门报送水质报表、检测资料。

供水企业应当定期对供水管网的盲端及用水量较小的管道进行更新式放水,确保管网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第二十九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饮用水水质统一检测平台,或委托具有资质的水质检测机构进行统一检测,检测结果信息共享,避免重复检测。水质监督检测费用纳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三十条  供水企业应当建立管网压力实时监测系统,发现渗漏、爆管等突发事件时,供水企业应当根据应急预案组织抢修,公安、交通、市政等有关部门和用户应当予以配合。

供水企业在完成抢修作业后,应当将因抢修作业影响到的相关设施或妨碍物恢复原状。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四川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二条  市级相关部门、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依据职权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领导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未建设备用水源的取水、输水系统,或者与相邻地区通过联网供水等方式保障应急供水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未在水源保护区设置河(湖)长公示牌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未对一级保护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或未在一级保护区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的;

(四)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未对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制定迁移规划,限期迁出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供水企业未对生产区域实行封闭式管理,并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的,由住房城乡建设或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供水企业未建立完备的管网和设施档案的,由住房城乡建设或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供水企业未对饮用水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或者未向相关部门报送水质报表、检测资料的,由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款规定,供水企业未对供水管网盲端及用水量较小的管道进行更新式放水的,导致管网水水质达不到国家标准的,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单位和个人污染饮用水水源,引发严重后果或存在重大风险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水行政等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可以通过提供法律咨询、提交书面意见、协助调查取证等方式支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2017年X月X日起施行。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录入者:admin 点击数:600 更新时间:2017/6/9 14:57:39【关闭窗口【字体: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版权所有:广安市人大常委会 联系方式:0826-2333101 电子邮箱:gasrdb18@163.com 蜀ICP备11011481号